为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为产业发展储备战略人才,我校2025年继续采用“申请考核制”招收攻读非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我校将重点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工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规模100名,其中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方向招生规模暂定25名、与某单位联培专项2名。最终录取人数将根据生源和考核情况做调整。
一、招生项目
专业领域(专业学位) | 非全日制研究方向 | 招生学院 |
085400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子与光学工程 |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 智能电子信息系统 | 自动化学院 |
仪器仪表工程 |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
|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舆情分析与演化、网络信息安全 区块链与金融安全、网络舆情与大数据分析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05软件工程 085410人工智能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集成电路学院 |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
086000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 生物医学纳米技术 生物检测与传感 |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技术与工程 制药工程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制药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 |
085500机械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601材料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602化学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化工学院 |
085700资源与环境 | 生物质资源与高效利用 资源环境测绘与信息技术 低碳化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土壤修复 低碳建筑与人居环境 资源环境战略规划与政策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085800能源动力 | 能源工程 动力工程 能源环境工程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085801电气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气工程学院 |
085900土木水利 | 城市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 土木水利 |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
086100交通运输 | 新型城镇化与智能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与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优化 | 交通学院 |
二、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②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三篇以上内容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3、原则上考生应具有承担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经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备培养潜力,主持或者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实质参与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成果;考生所在团队与所报考导师团队有研发项目合作。
4、在考生所申请工程领域内需要1位正高级职称专家(拟任校外导师)和1位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推荐。
5、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申请证明(包括实际工作年限、参与科研及管理工作情况、对非全日制就读的意见等)。
三、招生导师
我校与考生所在单位开展工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采用双导师制。考生报考前须同时征得校内导师和拟任校外导师的同意。原则上,每位符合条件的导师每年至多招收1名非全日制工程博士。
校内导师:近三年内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相关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且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承担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
拟任校外导师:考生所在单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三年内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相关领域国家重点、重大工程项目、科技项目。
四、招考程序
1.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5月1日12时---5月15日12时
2.补充材料最后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5月16日12时
提交材料包括(1、按照序号上传材料;2、材料序号8—序号14不得出现报考导师信息):
(1)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2)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外语水平证明(四六级、雅思、托福等);
(4)专家推荐信(2份,网报时系统生成专家推荐书格式或见附件);
(5)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阶段学业成绩单、《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境外学历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导师同意报考证明;
(7)报考东南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位推荐信。
下列材料不得出现报考导师信息。
(8)东南大学非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报名申请表;
(9)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计划书(格式见模板);
(10)个人成果清单表(格式见模板);
(11)重大工程项目,近五年内【2020年起】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排名前5)参与相关领域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情况;
(12)学术论文与专利,近五年内【2020年起】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申请人获授权的发明专利;
(13)获奖情况,近五年内【2020年起】获得奖项,重点考核工程研究或技术相关获奖(排名前5);
(14)与东南大学科研合作情况,本人主持或参与东南大学科研合作情况(上传材料列出项目名称,参与人及合作金额,考生单位签字盖章)。
注意:
(1)本次网报无需寄送纸质材料,材料均以电子材料上传。
(2)专家小组将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打分,请务必认真如实填写。
(3)考生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接受其报考,并通报所在单位。
3.资格和材料审核:专家小组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逐一进行审核,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根据招生计划,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在研招办网上公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者,不予进入下一轮选拔程序。
4.考核与录取:考核采用综合面试,根据工程博士培养要求,考察考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已获成果、综合素质等;特别对其围绕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或重大科技项目的经历和攻博计划可行性、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进行重点考查。
考核将采用线下面试的形式。预计安排在5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总成绩=材料成绩×50% +综合面试成绩×50%
录取原则:以考生的总成绩为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来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考生、近五年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考生、所在团队或个人与报考导师团队有研发项目合作、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考生优先。
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五、学费和学制
1.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学制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2.学费标准:28000元/生·学年;
3.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在基本学制内可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录取前,我校须和考生及其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等,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在学期间不参加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
4.入学时间:2025年秋季。
六、培养和管理
1.培养方案参见: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我校对录取的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研究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
七、网报注意事项
1.网上报名系统:http://gsas.seu.edu.cn,选择项目:博士研究生报名,并注册账号。
2.选择批次:2025年非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招生方式:申请考核,报考类别:定向,学习方式:非全日制。报考专业和方向:见招生项目表中所列。
3.务必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比如证件号码,毕业时间,学位证书编号等确保和学信网信息一致,确认无误后提交,则不能修改。
八、学院联系方式
院系 代码 | 院系名称 | 专业类别领域 | 专业名称 | 联系方式(区号025) |
001 | 建筑学院 | 085900 | 土木水利 | 乔老师:83793033 |
002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00 | 机械 | 付老师:52090520 |
003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085800 085700 | 能源动力 资源与环境 | 郭老师:83794251 |
004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王老师:83791291 |
005 | 土木工程学院 | 085900 | 土木水利 | 芮老师:52091230 |
006 |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崔老师:52091523 |
008 | 自动化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吴老师:83792723 |
009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4 085405 085410 |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 邢老师:52090862 |
011 |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 085409 086000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药 | 朱老师:83795504 |
01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601 | 材料工程 | 李老师:52091185 |
016 | 电气工程学院 | 085801 | 电气工程 | 王老师:83791815 |
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085602 | 化工工程 | 孙老师:52090620 |
021 | 交通学院 | 086100 | 交通运输 | 潘老师:52091259 |
022 |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王老师:83790710 |
040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何老师:83790991 |
086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胡老师:52090902 |
404 | 集成电路学院 | 085403 | 集成电路工程 | 倪老师:0510-85110037 |